达鸿文学 > 穿越小说 > 逆势屠龙 > 第638章
大战之后,开封城满是萧瑟之意,连周王府也不意外,感觉冷冷清清,砖瓦灰暗,连回廊边的奇花异草都是蔫吧的。

朱慈烺幽幽一叹。

进到存心殿,朱慈烺假意和朱绍烱聊天,随口问起,小福王所在的怀庆府距离开封两百六十里,又有黄河阻隔,小福王的消息何以来的如此之快?朱绍烱不隐瞒,坦然相告,原来他的世子妃和分封在怀庆府的郑王妃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妹,两人从小就喜欢养鸽子、玩鸽子,各自嫁人,分隔南北之后,还经常使用鸽子进行联系。把想说的话写在小纸条上,卷起来绑鸽腿上,两百多里的路程,顺利的话,两个时辰就飞到了,一般都是家长里短,有时也会说一些地方上的新鲜事。小福王昨晚暴毙,今天上午消息就在怀庆府传开了,郑王妃听到后,就飞以妹妹知道。

小福王暴毙是大事,周王世子妃知道后,急忙遣人告与世子。

听朱绍烱讲完,朱慈烺眼睛一亮。

用信鸽传递消息的办法,他并非没有想到,不过并非所有鸽子都适合做信鸽,萧汉俊试验了几次,但效果比较差,不是中途飞不见了,就是迷了方向,姗姗来迟,比马匹还要慢。

周王府和郑王府的鸽子能飞行两百多里,且长期往返,应该是很不错的信鸽品种。

“世子叔,我有一事相求,不知你能答应吗?”朱慈烺道。

……

周王府正门西面的承奉司内,河南文武官员和侯恂已经等了很久,太子殿下进去这么久,怎么还不召见啊?

终于,小太监唐亮出现了,微笑地带众人觐见。

太子身穿大红的龙纹便服,端坐于存心殿。田守信手捧浮尘,站立在他身后。

待众人参见之后,朱慈烺不废话,直接切入今日的主题,那就是流民的安置和灾后的重建。

高名衡有所准备,站起来一一回答,不过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落到了一个难点,那就是河南巡抚衙门没银子没粮食,也没有土地,想要安置灾民,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只能向朝廷求援,除了恳请朝廷减免河南的赋税,还需要大批的粮食和银子。

照规制,身为太子的朱慈烺无权干涉地方事务,但因为有“代天巡狩”这个名号,所以也就有了模糊的空间,既然“巡”,自然也就要管,何况崇祯帝已经授予他任免中原地区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力,等于是公开授权了。

流民安置是流贼是否能再起的重要关键,这一点,在座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,奈何天灾不断,府库空虚,地方上实在是拿不出安置的钱粮。如果不趁太子在开封之时,向太子禀明,等太子离开开封,地方安置不利,流民再起,所有罪责就都是地方官员的。

因此,高名衡不止是在向太子禀明实情,也是在向太子诉苦。

朱慈烺皱起眉头。

河南灾情比他想象的更严重,开封城外的麦田不是被焚烧,就是被流贼抢割而走,开封地区今年几乎是绝收。

而同一时间,全国的形势也都不是太好。

陕西,山西,河南,云南,都是大旱大蝗、大饥大乱,人相食。连粮食主产地,湖广,今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。除了天灾,更有张献忠、左五营等流贼施虐,以至于粮食减产不少,照赵敬之的估计,今年的湖广的产粮会比往年少两成。所谓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,湖广这个大粮仓产不出粮食,各地的情势可能会更加混乱。

明年情况会更糟。

到了崇祯十七年,甲申年,除了大灾之外,保定京师一代还会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鼠疫。死者数十万。

几番交加,大明的覆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没有兵可以练,鼠疫也有了控制的计划,但旱、蝗、水灾却非人力所能控制,

到此时,朱慈烺越发认识到推广新型农作物对大明朝的重要了,五月他离开京师时,玉米番薯马铃薯都已经透出了青苗,据宋应星从京师送来的文书,三种农作物都长势良好,特别是马铃薯,长的尤其喜人,真可谓“我行其野,芃芃其苗”。

三种农作物,今年收成应该都不会太差。

可惜,数量太少,要想真正填饱天下人的肚子,挽救大明的粮食危机,全面在全国推广开来,尚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但肚子不等人,如何保证那几十万的流民今冬不被饿死,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
“高抚台,你以为,稳定这些流民,令他们安心生产,大概需要多少赈济粮?”朱慈烺问。

高名衡犹豫了一下,拱手:“如今开封城中有流民十万,侯恂侯老尚书那有流民十五万,算上汝州,许昌,南阳,洛阳,零零总总,河南境内的流民最少有六十万,如果要赈济安置,以每人每天平均四两粮食计算,一月需要九万石。此外各地百姓被流贼掳掠,存粮都被一抢而空,朝廷也需要赈济,加一加算一算……”一咬牙:“一月最少需要二十万石,如果要今冬不饿死人,一共四个月的时间,需要八十万石。”

“八十万石!”

大殿一片寂静,即使是承平时期,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,何况现在大明朝内外交困,天灾不断,各地粮仓早已经见底?不要说流民百姓,就是各地官军的军粮都不能保证,出征之时常常需要紧急调配。

官兵都如此了,何况流民?

在高名衡汇报时,侯恂捻着胡须,愁眉深锁。他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,深知大明朝廷钱粮的困窘,旱、蝗、水灾不断的情况下,北方地区的粮米自给率连三成都没有,剩下的缺口全部需要从南方转运而来,不止是糜烂了北方,渐渐也推高了南方的米价。万历年时,南方一石米不过六七钱银子,但现在已经到一两多银子了,而米价的推高增加了官府赈灾的成本,八十万石的粮食,加上运费和损耗,算起来得两百多万两的银子。

现在的情况下,朝廷根本拿不出啊。再者,为流民付出这么多,到底值不值?

高名衡也深知朝廷钱粮的困窘,但太子发问,他不能不如实回答。

何况每人每天只四两粮食,已经是少的不能再少了,只够活命的。身为河南的父母官,他不能不为河南百姓争取啊。

没有人说话,大殿里一时鸦雀无声。

八十万石,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。

太子沉吟了一下,忽然道:“好,就八十万,但你河南巡抚衙门要保证河南的平稳,绝不允许出现流民再起的事件!”

侯恂大吃一惊,目光猛地看向太子,他以为太子一定会拒绝的,因为户部粮仓空空如也,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。但太子居然应允了!这这这……

高名衡有点不敢相信,他以为自己听错了,愣愣地看着太子:“殿下,你……”

“我说,今年年底之前,我会分批次的给你凑够八十万石粮食。”朱慈烺一字一句,很认真的说。

高名衡大喜过望,一撩袍角,跪倒在面前:“殿下仁慈,我替河南百姓谢过殿下的大恩大德。”

在座的河南官员,呼啦啦也都跪下了。

侯恂没有跪,他脑子还是嗡嗡的,八十万石啊,价值两百万两银子,相当于是一半的辽饷,太子居然一口就答应了……

“先不要谢我。”

朱慈烺却脸色一沉。盯着高名衡:“粮食我可以给你,但你如何保证,粮食都能进到灾民口中,而不是官员的口袋中?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