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鸿文学 > 穿越小说 > 我为大明续命三百年 > 第67章 百余清军探虚实
现在他所面临的情况,便是回援京师与不回援京师的艰难抉择。
若是回援京师,则不光会使得眼前攻打济南的清军逃脱,致使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。
但若是不回援京师,就凭圣上手底下万余忠贞营以及刚编练的数万新军,恐怕难以抵挡清军。
救还是不救,卢象升陷入两难之地。
片刻后,他冲门外喊了一声:
“来人,备马,某要出城!”
卢象升虽然是个文人,做事也算稳妥,就是性子比较急一些。
如果从这一点来看,卢象升倒是像个武将。
平日里遇到什么令卢象升心烦,活着犹豫不决的事情时,他便会骑上自己的五明骥遛上一遛,以排忧解难。
片刻后,他的亲将卢象晋拿着个镶嵌玉环的马鞭走了进来,道:
“禀督臣,都准备好了。”
卢象升接过马鞭,大步流星地走出县衙。
卢象晋有些担忧地说道:
“督臣,如今城外敌情未明,保险起见,还是让臣弟带些随从和你一起出去吧。”
卢象升微微摇头,沉声道:
“不必,本督只是出去走走,思考一下当前局势,人多反而不便。”
说罢,他翻身上马,双腿一夹马腹,五明骥便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城外奔去。
马蹄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,卢象升的思绪也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奔腾。
他一边策马前行,一边回想着当前的困境。
回援京师,意味着放弃对济南清军的阻击,数十万百姓将遭受更大的苦难;不回援京师,陛下的安危又让他牵肠挂肚。
无论选择哪一个,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责任。
不知不觉间,卢象升来到了一处开阔的山丘之上。
他停下马,环顾四周,只见远处山峦起伏,田野荒芜,一片凄凉景象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怆之情。
他深知,接下来的这仗关乎数十万百姓的生死。
他作为一军之统帅,必须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卢象升一人一马静静地站在那里,任凭秋风拂面,思绪渐渐清晰起来。
陛下如今将全国能战之军尽数交与自己,还拨给自己那么多的粮草与饷银,便是为了让自己无后顾之忧,集中全力消灭济南府的清军。
想到这里,卢象升心中已有了决断。
他调转马头,朝着莱芜县城奔去。
就在这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。
卢象升心中一紧,拔出腰间三尺长剑,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。
只见三四名骑兵飞驰而来,看他们的衣甲,却是官军,一个个脸上满是焦急之色。
这些骑兵来到卢象升面前,翻身下马,单膝跪地,禀报道:
“禀督臣,标下刚刚得到消息,鞑子在济南府周边的劫掠更加频繁,百姓苦不堪言。同时,吾等还发现,有一股鞑子似乎正在朝着莱芜方向移动。”
说话这人,却是杨国柱麾下的游击陈安。
他奉杨国柱之命,领了些精悍军士外出哨探清军动向。
听闻此言,卢象升脸上非但没有惊慌,反而显得十分兴奋。
自己率领大军不惜奔袭千里南下,等的不就是这一刻。
他问道:
“好,来得正好。贼虏的人数可是探清楚了吗?”
陈安连忙回道:
“回督臣,贼虏人数约有百余之众,皆是骑兵,尾后似乎还带着些掳来的百姓,声势很是浩大。”
卢象升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抹坚毅之色。
此战,便是他领兵南下的第一战。
若能成功击败这股清军,不仅可以打击清军的嚣张气焰,还能为百姓报仇雪恨,振奋士气。
他沉思片刻,说道:
“速速回城,通知众将,集合各营军士,准备迎敌。”
卢象升一行策马朝着莱芜县城奔去,马蹄声如战鼓般急促,仿佛在宣告着即将到来的战斗。
回到县城,卢象升立即召集众将,将刚刚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他们。
众将听后,皆是来了兴致,纷纷摩拳擦掌,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。
虎大威说道:
“娘的,弟兄们奔波了那么多日子,终于能砍几个鞑子消遣消遣了!”
卢象升看着众将高昂的士气,心中也是激动不已。
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,沉声道:
“诸位将军,此战至关重要,关乎我大军之士气。这股鞑子虽只有百余之众,但皆是骑兵,且尾后还有百姓,我们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全力以赴!”
杨国柱率先说道:
“督臣放心,末将等定当全力以赴,与鞑子死战!”
王朴也点头道:
“我等愿随督臣,与清军血战到底。”
众将纷纷表态,士气高昂。
接下来,诸人便开始商议部署。
蓟镇总兵白广恩有些担忧地说道:
“禀督臣,鞑子凶悍,便是依仗快马强弓。依末将来看,不如吾等依托莱芜城墙,摆开阵势,将火炮布置于城墙之上,杀伤贼军。”
密云总兵唐通也出言附和道:
“末将以为白总兵所言甚是。兵书上有云,以彼之长攻彼之短。我大军长于火器。如今来看,此法最是稳妥。”
卢象升闻言,看了他们一眼。
二人说的倒是好听,什么以彼之长攻彼之短,说白了还不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。
杨国柱微微皱眉,沉声道:
“两位总兵所言,虽有一定道理,但如此一来,吾等岂不成了缩头乌龟?我大明将士,当有勇有谋,更要有血性。若一味龟缩城中,如何能振奋士气,又如何能解百姓之危?”
猛如虎也是心中不满,他大声说道:
“杨总兵说得对!咱可不能做那胆小怕事之人。鞑子虽悍,咱也不惧。依末将看,鞑子有骑兵,咱们的骑兵也是不弱,还不如出城与他们血战!”
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戳穿,唐通本就枯黄的脸显得愈发苍白,他辩解道:
“督臣,末将并非贪生怕死,只是为全军考量。鞑子骑兵来势汹汹,若贸然出城迎战,恐有不测。若依托城墙,以火器御敌,可减少我军伤亡,保存实力,方能更好地与鞑子周旋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