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鸿文学 > 穿越小说 > 史上第一豪横 > 第679章 武德充沛。
叶坤也跟马昭数次沟通,承认马昭的预见性,但是也对华夏大陆有信心。
毕竟,华夏大陆的科技,在快速发展,不是一些零散海盗可以对抗的。
以华夏大陆的凝聚力和强大实力,也不是南洋群岛可以抗衡的。
马昭再次回电,说东南沿海民风剽悍,武德充沛,这些人一旦驾船出海,有了实力之后,就会割据岛屿,自立为王。
百十年后,尾大不掉,定然与华夏抗衡。
其实马昭的担心,有道理。
但是马昭的眼光和胸襟,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他只考虑到华夏大陆的长治久安,没有考虑到华夏一族的整体繁衍。
大明朝的朱元璋,登基以后,就执行家天下政策,整个天下,都是老朱家的。
老朱家的子子孙孙,无论是谁,都有封地,都有俸禄。
两百多年过去,老朱家的子孙,全国几百万。这几百万人不交税,霸占了巨量的肥沃土地,还领取朝廷俸禄。
最后把整个大明财政拖垮了,逼着崇祯帝在煤山上吊,华夏江山,沦落于北方异族之手,衣冠断绝。
除此之外,老朱家还干过一件事。
郑和下西洋之后,到了明朝中期,华夏沿海百姓,已经通过贸易和冒险,扩张到了南洋群岛,海外繁衍生机勃勃。
可是大明朝廷却去海外剿匪,联合南洋群岛的土著,把海外华裔,全部干掉。
理由是,这些南洋华裔会在海外成立帝国,威胁华夏。
把聪明的华夏后裔都剿灭了,南洋群岛的土著尚未开化,华夏大陆,就没有东南方向的威胁了!
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南洋群岛和华夏的隔绝,掐断了南洋汉化的希望。
直到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启,南洋成了西方人的殖民地。
叶坤带着后世的目光而来,能理解马昭和朱元璋朱棣等人的想法,但是不能局限于他们的眼光和胸襟。
所以叶坤又给马昭发了加长电报,阐述其中的利弊。
南洋群岛,是天赐华夏之地。
华夏人不取,南洋群岛上,以后还是会诞生异族文明和帝国。
那时候,异族文明一样会对华夏大陆形成威胁,扼守华夏子孙远洋出海的道路。
与其这样,不如培养一批华裔海盗,去抢占南洋。
而且,华夏人出海,也未必就是海盗,未必就不听华夏大陆朝廷的命令啊!
和马昭拉锯战,费了许多口舌,叶坤终于说服了马昭。
马昭答应了,九部再研究,然后先做三五年的试验,看看效果。
这些事,叶坤还没来得及跟郭平等人解释。
郭平既然问起,叶坤觉得,还是找时间详谈一下。
进了重庆城,春花和玉莲,就激动起来了,问道:“皇上,我们的家乡涪陵,就在一江之隔。我们姐妹俩,想回去看看……”
叶坤笑道:“给你们放假半个月,你们回家乡散散心,然后再去成都会合我。”
春花却贪心不足:“皇上,你不陪我们一起吗?你不想去看看涪陵现在的变化吗?那里也是大汉疆土,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。”
叶坤指了指春花:“好,我就陪你们一起去,把你娘家吃穷了!”
山高路远,交通艰难。
叶坤也知道,或许这是春花玉莲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了。
人家让自己陪着,也不算过分。
春花大喜,点头道:“我知道皇上最好的,一视同仁。那我就准备礼物了,等着回娘家。”
叶坤点头:“你和玉莲,先去准备礼物。”
太守府大堂上,叶坤和当地官吏聊天,并没有问起政绩。
次日一早,叶坤这才开始具体视察,先看城市建设。
重庆的城区面积,现在扩大了许多。
江东和江北,都建设了卫星城,靠着长江和嘉陵江。
周边有四个大码头,也是渡口,渡船来往繁忙。
叶坤站在江边,突发奇想:“我们有没有可能,在这里建设两座大桥,一道跨越长江,一道跨越嘉陵江?如果有大桥,两岸来往就方便了。”
长江和嘉陵江,夹住了重庆。
重庆的水运条件,独一无二。
但是这两条大江,也阻断了陆运,两岸来往都需要渡轮。
郭平吓一跳,瞪大了眼睛。
侯七笑道:“皇上,你没开玩笑吧?”
“没有啊,我是认真的,多年前我就想过。”
叶坤问道:“你可知道,嘉陵江和长江,附近最窄的江面,有多宽?”
侯七想了想:“嘉陵江最窄的地方,还在上游七里处,江面大约二十多丈。枯水期,只有二十丈不到。
附近的长江最窄江面,有两百丈宽……”
叶坤一笑:“长江还是算了,不过,在嘉陵江上修一座人行桥,可以通马车的,技术上没有难度,可以修。”
郭平问道:“皇上,我听说国内最长的大桥,运河大桥,也就十丈长度。这二十多丈的嘉陵江大桥,如何修起来?”
“二十多丈,也是七八十米。我们不修石拱桥,修建一个铁索桥,没难度。”
叶坤胸有成竹:“在两岸垒起高台,用十几根粗大的铁链,将两岸高台连接。铺上木板,桥面两边设置铁索围栏,马车通行,绝无问题!”
其实叶坤说的铁索桥,就是后世的泸定桥。
清朝在大渡河上,修建了泸定桥,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。
现在的大汉帝国,冶金和炼钢技术,超越清代;钢铁产量,也把清代甩开十八街。
清代可以修建一百多米长的泸定桥,叶坤自然可以修建一百米不到的嘉陵江铁索桥。
别说用铁索铁链,就是用大麻绳,仿照泸定桥的构造,造一座跨江大桥,也能用两年!
侯七想了想,沉吟道:“如果用粗大的铁链,的确可以连通两岸。可是,这要多少铁啊?”
叶坤哈哈大笑:“我们少修一里长的铁路,就绰绰有余了。”
相对于铁路来说,修建一个铁索桥,就是九牛一毛。
侯七很开心:“皇上,我们叫上技术人员,这就去上游看看。被皇上一说,我也心动,还想着临死之前,在桥面上走一走!”
“你放心,来得及。修建铁索桥,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,一年不用,就能搞起来。”
叶坤安慰侯七,又去江边查看。
重庆的路桥技术人员,也先后赶到。
叶坤现场画了草图,和大家讨论:
“技术上,一百米的铁索桥,没有难度。钢铁质量和用量,都可以保证。现在要计算的,是大桥建成以后的日均人流量。
如果日均人流量太低,修建大桥就没有多大意义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