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鸿文学 > 穿越小说 > 逆势屠龙 > 第1776章
京师如此,各地想必也不会例外。

……

“陛下,朝鲜急报……”

腊八仪式刚刚结束,还没有返回乾清宫,朱慈烺就接到了于海送来的朝鲜军报。

看完之后,他脸色凝重,自言自语的说道:“西边失,东边取,多尔衮亲自出马,不止是抢粮,也是想要重创朝鲜啊……传内阁和军机,令他们到武英殿见朕!”

“是。”

……

武英殿。

内阁和军机诸臣都到齐,脸色都是凝重。

五天前,多尔衮亲自带兵,带着前朝鲜王李倧的两个世子,以为李倧报仇为口号,忽然发动闪击,其兵马快速越过冰冻的鸭绿江,直扑咸镜道首府咸兴!

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月,驻朝鲜的大明军刚刚结束了对建虏凤凰城一代的骚扰,解救汉人百姓数千,将他们护送转移,暂时安置在了平安道首府平壤一代,而平壤亦是周遇吉的主力所在之地,是明军防守的重点,东面的咸镜道因为地域广阔,人烟稀少,除了首府咸兴较为繁华,人口较多之外,其他地方都是贫瘠荒芜之地,战略意义稍逊,因此由副将庄子固带三千兵马,连同朝鲜辅兵把守。

平安道和咸镜道,是为朝鲜的北方两道,和北军都护,是为和建虏接壤的三个区域,

这一次,多尔衮秘密行军,忽然攻击咸镜道,仅仅三天时间就杀到了咸兴城下,一路大肆劫掠,补充给养,周边震动,朝鲜上下惊惶。

现在庄子固正凭城死守。

周遇吉正准备带兵救援。

……

“从探报来看,这一次多尔衮出动的兵马并不多,只有万余人。由此推断,建虏粮草困难,可能已经派不出更多的兵马了。”

“我朝鲜驻军,周遇吉麾下,马步兵一共一万人,加上朝鲜兵,兵马是不缺的,只是建虏全是骑兵,机动灵活,采用大范围的转移穿插的战术,忽来忽去,在一城一地的兵马防守中,我军的兵力和防守力量往往会落入下风。”

“一旦在救援中,于野战中和建虏相遇,被他们包围,情况就会糟糕。”

“多尔衮用兵狡诈,善于避实就虚,也许多尔衮此战的目的,并不是咸兴,而是平壤,一旦周遇吉救援咸兴,平壤空虚,被多尔衮所乘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
“因此必须小心谨慎。”

军机众臣商议,朱慈烺静静听着,一句话不说。

军机处的忧虑和分析,他都赞同,但身在京师,这个时代又没有电话,他无法及时提醒周遇吉。

这种情况下,靠的就是将领自身的能力和判断。

而朱慈烺对周遇吉的能力,还是非常信任的。

同时,希望周遇吉身边那些出身京营参谋司、有所学习和磨砺的参谋们,能为他提供更多的臂助。

……

后续,军报陆续传来。

咸兴被围,朝鲜震动,周遇吉不能不救,但此时海面冰封,他无法向辽南的高经略求援,只能运用手中的兵马,于是,周遇吉率兵五千去救,留下徐文朴和朝鲜兵守卫平壤。

和想像中的救援不同,周遇吉并不着急,他缓慢进兵,步步为营,每天只走二十里,保持士兵的体力,黄昏于空旷处扎营,多设栅栏和障碍,日出走,不到日落就安营,每日只安营扎寨,就需要花费两个时辰,任凭朝鲜官员的恳求,他也不为所动。

果然,就在这中间,多尔衮的大军忽然出现。

原来,多尔衮抱持的是围点打援,于野外歼灭明军主力的想法。他攻打咸兴是假,吸引周遇吉来援是真。

周遇吉早有准备,虽然只有五千人,但在原野里摆开防守阵,马步兵配合娴熟,士气稳定,任凭建虏骑兵的反复冲击,依然不动如山。

“周遇吉,名将也。”

激战中,多尔衮立马高处观战,眼见明军阵型稳固,难以攻破,他的战术目标难以达成,心头不禁黯然。又见一队明骑兵冲杀甚猛,主将甚是年轻,于是问道那人谁?身边有认识的人回答:“游击佟定方,蓟州总兵佟翰邦之子。”

……

见无机可乘,多尔衮不纠缠,留下一小部分兵马迷惑周遇吉,然后秘密向平壤急袭而去。

多尔衮的战术很简单,那就是在机动中寻找机会,朝鲜这么大,可攻击的目标这么多,周遇吉再是小心,时间长了,也是会露出破绽的,不需要多,只需要一个,他就能抓住机会,给周遇吉以大败。

不过当来到平壤城下时,多尔衮却失望了。

-----平壤周边市镇连同三个小的州县,所有的百姓都已经提前躲进了平壤城。平壤周边空空如也,除了空寂的山河、无人的屋舍和皑皑的白雪,再没有其他生物。

坚壁清野。

原本,多尔衮以为,就算偷不下平壤,只要能在平壤周边,饱饱的抢一顿,在补充粮草的同时,也削弱了明军和朝鲜的力量,那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一部分。

但没有想到,周遇吉会一点余地都不给他留。

望着平壤城,知道留守平壤的乃是精武营悍将徐文朴之后,多尔衮脸色发沉,他知道,拿下平壤城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于是多尔衮绕过平壤,往黄州杀去。

但在黄州,却遭遇了沈器长和少量明军的顽强防守。

黄州同样是坚壁清野,他所得并不多。

如果是过往,多尔衮一定会越过平壤和黄州、再往朝鲜两京,开城和汉城杀去,但现在他却不敢继续深入了。

不唯大清实力不如以前了,也不唯朝鲜军在林庆业的指挥下,已经聚集重兵于开城和汉阳,更因为周遇吉的主力明军已经在后方出现,他担心越陷越深,大军的后路会被周遇吉切断……

此种时刻,大清万万不能再有任何的闪失了。

在假装攻打黄州,又试探的向开城进军,吸引周遇吉来援未果之后,一向谨慎的多尔衮没有犹豫,在烧毁周边屋舍之后,就果断带着掳掠的数千朝鲜青壮和抢劫到的钱粮,撤军返回沈阳。

一路,建虏兵到处放火,到处破坏,将所经地区,都变成了焦土和一片一片的无人区,不给朝鲜人恢复和可能被明军利用的机会。

多尔衮也一路小心。

此一战,虽然没有多尔衮预料的那般顺利,但总算是有些收获,也给了朝鲜惩罚,周遇吉虽然一路阻击,但都被多尔衮化解,多尔衮原本以为大功告成,但不想在鸭绿江边,却遭到了周遇吉本人的亲自伏击,原来,一直随即建虏的并不是周遇吉本人,而是副将庄子固。

猝不及防,建虏抢掠来的钱粮都被烧毁,掳掠的数千朝鲜青壮,也都跑光了。

危急时刻,多尔衮倒也没有慌乱,他沉着指挥,立刻展开反击。

双方在鸭绿江边激战一夜,未见胜负,天亮前,周遇吉带兵退去。

……

天亮后。

战事结束。

一片阴沉,天空乌云滚滚,一场大雪好像又在酝酿中。

立马鸭绿江边,望着没有散尽的硝烟,和江岸两边雪地里的尸体,多尔衮脸色铁青的像是要吃人。

千里奔袭,一番忙碌,最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!

多尔衮,你是累了吗?你摩尔根的称号呢?

内心里,多尔衮在狂吼,他在大声的质问自己。

周边建虏士兵,一个个也都是黯然。

……

“虏酋多尔衮,临危不乱,善于用兵,确实是将才。”

周遇吉的军报送到京师。军报中,对于多尔衮的用兵,周遇吉少有的予以了评价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