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富者愈富,穷者愈穷。赋役不均,不公不义。人心不平!”
“如此,地方隐藏人口、贫民逃亡的现象日趋严重,国家财赋日渐枯竭,民生凋敝。长此以往,大明必将大乱。”
“臣以为,丁税之策已经是非改不可了!”
“如何改?”
“将丁税摊入田亩之中,按亩均派。”
“地多者多纳,地少者少纳,无地者不纳!”
“如此,穷民不再为丁税所困,可以安心生养,不用再担心交不上丁税,丰年能有存余,遇上灾年,也犹有自救之力。天下方能长治久安。”
“为证,臣请在保定先行实施,将今年的丁银,摊入田粮之中。”
……
徐标的奏疏一上,立刻就轰动了朝廷。
自从张居正改革,实施一条鞭法以来,“田赋”和“丁役”就是朝廷的主要收入。就如人的两条腿,但徐标现在居然要动其中的一条,这如何不令人轰动?
至于丁税之弊,此时并非没有人提过,但很快即湮没于众多的奏疏之中,因为谁都知道,摊丁入亩,其实是动了天下有钱人的奶酪,“摊丁入亩、地丁合一”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,但地主大部分都是士绅,朝廷官员也多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,这样的政策,又怎会得到朝廷的支持?
所以,徐标的奏疏令群臣震惊,徐标这是怎么了?疯了吗?
一石卷起千层浪。
徐标的奏疏内容迅速传播开来,虽然陛下还没有态度,但内阁户部官员却已经是紧急开会,研讨对策。
……
晚间。
烛光之下。
堵胤锡和黄宗羲相对而坐。
两人脸色都是极其凝重。
“此文一出,妄议朝政的罪责,太冲你怕是躲不了了,说不得会万夫所指,为众人所攻讦,三文日报更会风雨飘扬。”堵胤锡道。
黄宗羲字太冲。
“虽千万人吾往矣,黄某不惧!”黄宗羲道。
堵胤锡不再说,只深深一辑。
……
初九,京师《三文日报》刊出重磅文章。
《大明财税困局:论丁税的弊端》
此文一出,立刻轰动了京师。
谁都知道,《三文日报》这是在响应保定巡抚徐标的奏疏啊。
自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在南京创立《三文日报》,针砭时政,并轰动江南,继而又在京师出刊之后,三文日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几乎已经成了京师百官和文人每日必读之物。而关于《三文日报》的底细,渐渐也不再也是秘密,南京三文日报由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资助,京师的《三文日报》却是由京惠商行在暗中支持,而京惠商行又是当今隆武陛下所创立,每日所载文章,多是讨论国家朝廷的大策,虽然有官员上疏,认为《三文日报》妄议,应该立刻关闭,但所有的奏疏都被隆武帝驳回。
没有官身,不在朝堂,平民白丁却可以谈论国家大政,陛下和内阁却都不干涉,其中的意味,自然不言而明。
--怕不是,很多话陛下和内阁不方便说,改由《三文日报》试探风声和士绅百姓的反应吧?
前番,隆武帝决意和土默特蒙古通好,迎娶土默特小公主娜仁之时,《三文日报》就大力支持,说,娶一蒙古女子,就可得数万蒙古骑兵,解边境之忧患,何乐而不为?唐太宗当年由有和突厥人城下盟约之事,大明现在又有什么可放不下面子的呢?
现在,三文日报响应保定巡抚徐标的奏疏,公开谈论大明朝堂最敏感、也最为让人头疼的财税,并且直接指明了丁税的弊端,等于是在挑战已经延续了千年的“人头税”的制度,并支持了徐标“摊丁入亩”的建议,这如何不让人惊讶?
难道这是陛下和内阁的意思吗?
……
一连两日,徐标的奏疏和《三文日报》的文章,轰动了京师。
朝堂震撼,官员们争论不休,但皇宫却始终静悄悄。
隆武帝一句话也没有说。
不了解陛下的人以为陛下在观望、在思索,但深知陛下脾性的内阁五臣却知道,陛下确实是在观察,但不是观察政策,而是在观察官员,他要知道,反对的都是谁,谁最激烈……
初十。
《三文日报》再刊文章。
《论摊丁入亩的严苛。》
……按旧制,丁税需要五年一审,根据贫富情况,最富有的上上户每人每年征收九钱,然后依次递减,最为贫穷的下下户则每人征收一钱,且新生儿添入、死亡者开除,乍看起来,似乎很公平。
然而,各级官吏根本做不到细心核查,有的官员则为了所谓的政绩,根本不顾百姓死活,为了多收钱财,应删者不删,不应增者反增,令百姓苦不堪言。
更可恶的是,士绅利用优免特权隐瞒人口,上户利用钱财权势将自己评为中户,中户评为下户,贫苦百姓反而被刻意评为中上户,奸猾之徒又以客籍进行规避……种种弊端,最后应该征收的税负便又落在了贫苦农民身上。
正是“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,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,官民交累!”
实行“摊丁入亩”之后,土地多的多交,土地少的少交,没土地的不交,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,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。对地主老财和贪官来说,这当然是“严苛”!
……
……
比起昨日,《三文日报》今日的评论更加直接,更加犀利,只差没有把反对“摊丁入亩”的官员说成了贪官奸主的同党了。
很多官员看了,都是心神惴惴,脸色发白--如果《三文日报》传达的是陛下的意思,那他们还敢反对吗?
但也有恼羞成怒的,有人到顺天府衙告发,说《三文日报》日报妄议朝政,应该查封,有人在户部讨论时,直接提出,《三文日报》祸乱人心,搅扰朝廷大政,和保定巡抚徐标内外呼应,有结党干政之嫌……
但《三文日报》岿然不动。
对于众人的举发,现任的顺天府尹吴麟征没有任何反应。
到这时,所有人都明白,徐标的上疏,《三文日报》的响应,怕都是隆武陛下的意思啊。
十一。
隆武帝举行上午朝,将保定巡抚徐标的奏疏交于户部和内阁讨论--隆武帝没有多说,但众臣却都已经明白圣心所在了。
两日后,十三日。
再一次上午朝。
户部侍郎堵胤锡认为徐标所说有理,“摊丁入亩,地丁合一”之法,可以在保定试行。保定成功了,再向全国推广。
首辅蒋德璟也赞同,
但反对者也有,都察院提出,徐标所说摊丁入亩,取消丁税,将丁税摊到田亩中,看似好事,但田亩收成不一,良莠不等,如果摊得不均,怕要惹出动乱,因此非有明确清晰的判断标注才可以。
又说士绅都有免赋的田亩,那么摊派“丁税”的时候,这些田亩是不是也要交纳呢?
还有,各地藩王亲王、宗室免赋的土地,是不是也要分摊“丁税”呢?
听到藩王,大殿立刻就静寂了下来。
《宗室条例》正在重新修订中,从全年到现在,已经进行了三四个月,大小会议开了几十次,大致方案都已经定下了,就剩下一些小细节仍需要敲定,殿中群臣对于《宗室条例》修改内容,大概也都有了解,知道陛下这一次是真下了狠心,对于宗室权利进行了大范围的压缩和限制,对于爵位,更是大刀阔斧的削砍,除了亲王和郡王之外,下面的将军和中尉,以后都只是荣誉职,不再从朝廷领取宗禄,这一来,他们手里的田地,就成了他们维生的资本,如果“摊丁入亩”将他们的田地也加入其中,等于在被削除爵位之后,又狠狠地割了他们一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