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安,你可是忘记了,几个月前咱家已经在地窖备了两年的粮食了,我特地多备了些,足够四五个人吃两年的了,我和你叔爷爷中餐还在外面吃。”
平安不晓得怎么评价自己这个爹,有时候聪明的很,但有些事又很不开窍。
“爹,我的意思是,不用多备些吗?万一粮食涨了,咱还可卖一点。”
万长生看儿子的大眼睛盯着他,不由得笑了:“真是荒年,咱们低买高卖,是不是不好?”
平安看着他:“五个人一个月不过一百斤,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斤,两年就是两千四,我知道您肯定一半大米一半碎米,平均按十文一斤算,不过二十五两银。
爹,你再备上一万斤,还是大米、碎米各半,一百两银够了,再备些猪油、盐什么的,就是吃食,其他无所谓。”
万长生倒吸一口气:“平安,咱家之前买了六亩田,剩下的银子这次你娘生产也花了不少,我后来又买了些参片,现在不过二十两了。”
平安皱眉:“爹,非儿子盘您账,之前我几次给娘的也有三百多两,全花没了?”
“没有,没有,平安,爹娘怎么能花你的银,都攒着呢。”
“爹,这次你听我的,每次回家买上几百斤,一共买一百两银,我是这个家的儿子,拿回家里的就是用的,明后年粮食不缺,咱再卖了,大不了卖给百草堂。”
“行,爹就用你那银。”
“爹,备上猪油这些日用品,再想办法给大舅他们捎个信,让他们也买些,但不能惊动人,扰乱了民心是要坐牢的。”
“不急,我再想想,这么远不容易带,只能带给大强,带到村里,说不定很快就给别人知道了。”
这个平安不反对。
外祖父家其实不用担心,信给大表哥,里面说好了不要太多伸张,真是想说,在村里含含糊糊说些就好,大舅很精的一个人,自然心里有数。
真正让爹忧郁的是万家大伯,那个伯娘不是个聪明的,偏偏爹又兄弟情深。
“平安,你外祖父家带信不难,就是你大伯家麻烦呀。”
果然。
“爹,那个伯娘一文钱都别想掏出来,现在不缺水,她更不会相信,不如您托大强表哥在县城买上一千斤碎米,不过八两,先囤起来。
现在不能给他们,否则大伯娘会直接卖了,缺的时候再给,有这一千斤粮食贴补,也就大差不差了。
这次娘刚生了妹妹,一并给外祖父家报个喜,您说怎么样?”
万长生直点头,如此倒也行,自己这个当弟弟的,就当看在爹娘面上,一家六口,要是没吃的,怎么办呢?
尽管兄长曾经对他不起,同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,哪里能计较这么多?何况爹娘都没了。
几个孩子还是不错的,这一点没有随大嫂,这也是他不忍心的原因。
至于给岳父他们家报喜,现在也不可能回去,就信中提一笔吧,大哥家就算了。
孙宏宇也支持长生囤粮食,人长嘴每日开门就要吃饭,一日不吃就饿的慌,让他也多囤些菜干。
万长生连忙应下。
孙宏宇递过一张五十两的银票。
“叔,这是干什么?我有,之前平安还给了许多没有动。”
孙宏宇白了他一眼:“我也没拿多少,现在在医堂收入不错,赏银也多,基本不用存银,拿着,平安的能用,我的就不能用,还是你没把我当一家人?”
最后,万长生还是收了银票。
接下来的日子,他跟孙叔每日回来都买上一千斤粮食,粮铺也轮换着来,不过半个月,两个地窖都囤满了,一万二千多斤粮,这下子再也不用愁了。